查看原文
其他

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| 那些视频拍摄背后的八卦

大J 大J小D 2021-11-03

今天文章有录音哦~


今天虽然是周日,但大家都要上班的吧。似乎已经习惯了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和你们相伴的感觉了。


那今天就聊一点轻松的吧,从去年年底开始一直到三月份,每周五都是《大事晓说》节目的更新。


这是一档我自己折腾出来的对谈节目,每一期都会邀请一个嘉宾和我对谈。我始终觉得人的认知是有局限的,我们只有去遇到更多的人,才能打破自己的认知壁垒。


在最后一集的留言里,大家像说好了似的都在对我说,感谢、舍不得和期待第二季。


也有很多人留言问我:

大J,我很好奇你第一次做视频节目,是怎么找嘉宾的?

大J,你说你之前完全没有做视频节目的经验,那你是怎么准备的呢?

大J,你请的人都很牛啊,怎么做到的?需要给钱吗?


哈哈,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的,看来大家也都很好奇这样的“全新”体验,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闲聊一下,我当时拍摄的过程吧。


1


源起


怎么会想到做这样一件事呢?说出来其实特别不好意思,是为了“追星”(捂脸~)。


我是读库的粉丝,真的非常敬佩和喜欢创始人张立宪(六哥)。去年有机会认识了六哥,当时就想,要是可以有机会和他进行一次对谈就好了。


小迷妹表达了想法,没想到六哥一口爽快答应了,时间就定在去年4月份我回国的时候。


得知六哥答应后,我就在想,和有阅历、有智慧的人对谈,一定会非常有收获的,如果你们都在现场就好了。于是,就和六哥商量,我们要不直播吧,他也答应了(我的得寸进尺,哈哈~)


之后我和好朋友就在想,一样邀请了六哥,这么珍贵的内容,只是直播太可惜了,是不是去录下来呢?



于是,我和她就发动自己身边的朋友圈去找可以帮忙拍摄和录像的人,结果还真的找到了。听完我们的要求,他给了一个报价。


说实话,对于拍摄没经验的我,听完报价第一反应就是好贵啊。和导演聊了才知道,这样的拍摄需要摆灯、收音、需要三个机位、还要后期剪辑,这些成本都免不了。


作为“抠门”的我,于是又在想了,既然都花钱了,要不索性再邀请几个嘉宾,一起拍摄了。而且最好一天完成,节省场地费,似乎“性价比”更高啊,哈哈哈。


于是,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推导过程,《大事晓说》就诞生了。


下午写这篇文章时,我去看了一下这10集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,已经接近200万次了,虽然和真正节目是不能比的,但对于一个完全没有推广和运营的草根节目,这个成绩真的挺好了。


我把这完整10集也搬到了公号,进入公号点击底部菜单就能看到啦~



记得第一集刚上线,就有不少人问我,你是怎么想到要策划做这些的呢?这个做的好成功啊,算是母婴自媒体当中的一个创新了。


我一直坚信,“成功“是无法计划的,如果真要计划,那么就是回归到自己内心,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,这比任何专业”策划“都有用。


很多人是不相信这点的,我也不强求大家信,因为我曾经也不信的。只不过我经历过好多次,碰壁过很多次。


经历多了也就越来越明白,同样一件事,做的时机、能力匹配和热爱程度,导致的效果是可以天壤之别的。


在现在整体浮躁的大环境中,随大流和追热点的人越来越多,忠于自己内心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

于是,回归自己内心,然后踏实做事,反而是个稀缺的竞争力。


2


邀请嘉宾需要花钱吗?


哈哈,这个问题我是没想到的,但是仔细一想也是合理的。这次邀请的嘉宾都是我和大家很喜欢的,六哥、魏舒、郝景芳、崔璀和李松蔚。


这里真的感谢互联网时代,他们从某种意义上说,都是自媒体人。我相信,大部分自媒体人和我一样都是有表达欲望的,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被更多人听到。


正因为如此,几乎每个人的邀请都很顺利,基本上都是看看时间可以吗,然后就答应了。所以根本没有花钱哈,哈哈哈。



当然,因为你们的支持,我公号关注的人数的确蛮可观的。如果回到三年前,也许其中有部分人就邀请不到了。这一点我也不想否认,也是印证了“机会给有准备的人“这句话吧。


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,我意识到很多人容易自己给自己设限。我记得当时和老公谈起自己想邀请谁的时候,他第一反应就是,怎么可能,XXX这么有名。


大部分人都习惯在计划时就把自己的点子否定,然后就会犹豫不决,于是很多想法就只是停留在了“想“的层面。


其实,我在邀请之前也发怵过的,我是真的不喜欢和人打交道的那种,尤其是不熟的。但也是了解自己性格,所以每次遇到犹豫时,我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:


  1. 这件事是我真的想做的吗?- 如果是不想的,那就选择不做。

  2. 做了这件事最坏结果是什么?-被拒绝,那最多再换个人邀请啊!很多时候想明白了最坏结果,反而轻松了,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
每次这样的自我对话非常有效,人的第一步都是被自己脑海里的“拦路虎“挡住的。大部分事情最难的永远是第一步,真的跨出去了,总有解决方法。


3


怎么做准备的?


这个是我缺乏经验导致的判断失误,这次每一位嘉宾的对谈,我们都没有脚本,我甚至前期都没和他们任何一个人沟通过。真的有一点点像“相亲”,当天才是第一次见面。


我当时唯一做的准备就是,有一些本来就了解的人,我把对他/她好奇的问题写下来;而有一些不了解的人,我去网上搜了他/她的资料,然后同样把自己好奇的问题写下来。


当然这里也有一点点小心机,我和魏舒最熟悉,当时就把她安排在第一场,因为我自己知道面对镜头我肯定紧张的那魏舒可以帮助我一下,熟悉镜头,做个暖身。



但这种过度随意和不准备,让后期就很纠结了。你们之前看了节目经常会留言说,啊,怎么就突然没了呢?


真实情况就是在现场,我连说结尾,或者对着镜头说再见,这样的准备都没有,聊完就聊完了,而且大部分情况自己还聊的很嗨,很开心(捂脸~)。


后期出来后,我拿着这些找了专门搞这类对谈视频的朋友聊,我才知道,我以前所以为的,电视上看到的对谈节目都是“轻松聊天“,其实都是需要前期很多很多的准备的。


所有的“云淡风轻”,都是背后的“非常努力”,原来哪里都是一样。


4


如何看待这段经历?


之前和你们分享过,这个系列的拍摄就是一天完成的,那天,嘉宾是一个接着一个的,而我从早到晚没吃过饭,连水基本上也没怎么喝。


那次回纽约后,就去看了医生发现自己尿路感染了,医生解释的原因是,免疫力太低了,同时长时间不上厕所导致的。


这段拍摄过程蛮沮丧的,我好朋友和导演都在现场,每个嘉宾结束,他们就是一堆意见,说话表情不够好,提问不够深入,提问太散,对话没有任何精彩的点,嘴巴太碎,口条不好。


即使这些都是非常客观的评价,但是当时听来还是很沮丧的。甚至一度还犹豫过,到底要不要把这些分享出来给你们。


挣扎了很久还是觉得应该分享,因为很多观点是非常有价值的,不能只是因为自己在里面表现不好就不分享。



第一集播出后,果不其然,收到很多建议和批评的,但也有很多留言告诉我,特别喜欢,特别好看,特别有启发,很有深度的对谈。


这让我非常治愈,就是那种感觉,我知道自己不够好,但终于愿意直面它,同时也认识到,这样的不够好只是暂时的。


我们都太容易陷入“完美”的魔咒里了,做任何事情时总是在想,“我再等等,我还需要学习更多,练习更多,我还没准备好”。


最好的成长永远都是”从做中学“,完成比完美更重要。


大J叨叨叨


《大事晓说》第二季还会继续,因为我真的很享受思维火花碰撞和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。第二季目前在筹备中,这一次我有两个新想法,也正好一起和大家说一下。


首先,第二季我想找到更多有故事的父母们,你们不一定需要“有名“,只要足够有趣有料。


我相信更多像你我这样的真实普通人,也许更需要有个表达和被聆听的机会。欢迎大家自荐或者推荐他人,把你的故事和推荐理由发邮件给我。


其次,视频拍摄真的太烧钱了,为了让这档节目可以可持续进行下去,第二季我想找个品牌冠名赞助商了。


当然,这个选择还是双向的,对我来说永远不想妥协的就是节目的存粹性和有价值。如果你们对我这档草根节目感兴趣,也欢迎发邮件给我。


上面这两个的邮箱地址统一都是:djxdteam@163.com


《大事晓说》第一季

点击标题直接阅读 



微信改版了

想看往期历史推送
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


喜欢文章,就点个“在看”

让更多的人也看到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